闡發理論講好故事 凝聚精神引領時代 |
作者:徐來 李麗梅 宋寧 張琦 |
2021-07-19 09:03:22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21-07-16 |
據中國版本圖書館(中宣部出版物數據中心)書號選題數據(ISBN)統計,2021年上半年全國587家圖書出版單位申報圖書選題(含新書和重印書)約23.68萬種,其中新書約10.48萬種,由于主題出版的重要牽引作用,上半年中圖法22個細分選題門類數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在唱響主題主線、做好外宣出版、反映社會熱點、引領社會發展等方面佳作不斷、力作頻出。 主題出版篇:培根鑄魂寫華章 守正創新出精品 上半年,主題出版圍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重大選題,推出系列精品。 亮點1 黨的創新理論著作深度闡發偉大時代 上半年數據顯示,千余種兼具學理深度和學術厚度的理論著作著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中央提出的重大判斷、重要戰略、重大部署,推進開展理論闡發和普及闡釋。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學習出版社等單位有序推出一批重點讀物和理論叢書?!读暯叫聲r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和《新征程面對面:理論熱點面對面·2021》作為重大出版項目,分別就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了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解讀闡釋。理論叢書如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的“新時代基本問題研究系列叢書”從理論入手,以案例講述,系統梳理了新時代的重大戰略問題;中央文獻出版社的“百年風華——中國共產黨理論與實踐研究叢書”以堅定的“四個自信”和透徹的學理分析,深刻揭示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的大道理、大邏輯。同時,上半年國內權威專家個人新作頻頻問世,如王偉光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理論成果》、陳晉的《問答中國:只要路走對,誰怕行程遠?》等。 亮點2 馬恩經典著作整理出版推出新篇 選題數據統計顯示,《共產黨宣言》《資本論》等馬恩經典著作的相關文獻選題2021年上半年超過110種,相比去年同期的33種,增幅達251%。中央編譯出版社以“作者注+譯者注+編者注+校者注”的全新方式推出《共產黨宣言》7個中文版校注本系列,再現了其歷史原貌,具有極高的版本珍藏價值;同時策劃了《德國農民戰爭》《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等恩格斯著作的英文版。理論界聯合出版界對馬恩經典著作開展深入研究,一批代表作陸續面世,如人民出版社的《〈資本論〉中的社會公正觀研究》、研究出版社的《〈共產黨宣言〉研讀》、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的《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等。 亮點3 黨史著作全方位展示黨的百年歷程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宏觀敘事下,全國出版界和理論界凝聚力量,以420余種黨史選題的規模數量,達到近年高潮,其中中宣部出版局“書映百年偉業——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好書薦讀”活動公開推薦的一批黨史主題新書分量重、價值高。在領導人著述方面,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論中國共產黨歷史》收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共產黨歷史的重要文稿40篇,其中部分文稿是首次公開發表;《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關于中國共產黨歷史論述摘編》內容分別摘自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的講話、報告、談話、書信等重要文獻,共計141段論述。百年大黨有百年大事,在通史類著作方面,人民出版社和中共黨史出版社聯合出版的《中國共產黨簡史》,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寫、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共產黨一百年大事記》均是權威讀物。在理論專題類選題方面,由三聯書店出版的《中共黨史十二講》集結中央黨校有關課程和記錄,講述了中國共產黨不同歷史時期的一些重要專題;東方出版社的《百年大黨正年輕》揭示了中國共產黨厚植根基、實現長期執政的成功秘訣?!昂脮]讀”書單在關注嚴肅黨史著作的同時,重點推薦了兩部題材新穎、內容生動的圖書。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學者李穎所著《文獻中的百年黨史》用百年百件珍稀文獻串起一部黨的理論探索史和不懈奮斗史,黨史專家邵維正主編的《寫給青少年的黨史》聚焦青少年讀者,以60個問題為綱,串聯起中國共產黨百年發展歷程。 外宣出版篇: 大視野多角度講好中國故事 寬領域小切口傳播中國聲音 “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營造良好外部環境”是中宣部確定的2021年主題出版五方面選題重點之一。從選題數據看,有關出版單位在十八大以來黨的對外宣傳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深入推進的基礎上,推出200余種重點優秀選題,涉及領袖著作外譯、中國道路闡釋、文明文化傳播、民心民意交流等細分板塊。 亮點4 黨政文獻外譯又添重頭 黨政文獻對外翻譯是我黨對外宣傳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上半年,外文出版社和浙江人民出版社分別推出《習近平談“一帶一路”》俄文版和《之江新語》俄文版,為領袖重要著作外譯庫新添內容。隨著《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圖書的成功輸出,“中國模式、中國道路、中國經驗”等近年成了國際探討的熱點。出版單位堅持以我為主、融通中外,編輯出版了一批中國政治道路、制度主題圖書,這些圖書或以平實有力的語言理性闡述,或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娓娓道來。新世界出版社的“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書系(英文版),由中央黨校權威學者編寫,以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共產黨如何治理國家等五個主題展開闡述。五洲傳播出版社的“中國讀本”叢書(英文版)、“當代中國”叢書(多語種版)和“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叢書(多語種版),外文出版社出版、國務院新聞辦發布的《中國新型政黨制度》(英文版)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小康中國》《中國之治的制度密碼》(英文版)等外宣圖書以當代中國為主角,從不同視角介紹中國共產黨。其中,《人類減貧的中國實踐》(多語種版)和《一場對中國制度的大考》(多語種版)聚焦中國脫貧扶貧的經驗做法和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偉大斗爭,因其事件真、內容新而引人關注。 亮點5 中華文明選題歷久彌新 中華文明和中國文化是外宣出版經久不衰的選題寶庫。今年上半年,一些出版社在中國藝術和文物上下功夫、做文章,書寫了中華文化對外傳播的新章節。新星出版社推出的“身臨其境:當代藝術中的中國”叢書(西班牙文版),從中國音樂、中國建筑、中國美食、中國舞蹈、中國紀錄片等方面切入;暨南大學出版社的“中華文化外譯”書系(英文版)從漢字著眼;五洲傳播出版社的“海外館藏中國文物精粹”系列畫冊(英文版)精選翁同龢第五世孫、著名收藏家翁萬戈及其夫人程華寶早年游歷世界各大博物館時拍攝的館藏中國文物約352件(組),既是難得的歷史文獻資料集成,也是全面了解和鑒賞海外館藏中國文物的特別指引。 亮點6 外國人講中國圖書視角新穎 一批選題意在推動中外民心相通和民意相連,增進中外友好交往和相互理解。有的選題反映國家間雙向交流,近年頗具知名度的“我們和你們”叢書上半年新出《中國和智利的故事》《中國和古巴的故事》(葡萄牙語版)。有的選題策劃讓外國人講中國事,視角獨特而富有感染力,如《北京今昔》和《長城和美玉——我的中國之愛》,前者作者是加拿大作家李莎·卡爾杜,她自述了在中國近30年的充實生活,見證了中國30年快速發展的變化歷程;后者作者是英國人威廉·林賽,他講述了自身歷經30多年變成有影響力的長城守護者和長城文化傳播者的故事。 經濟科技出版篇: 聚焦重大戰略機遇 探索創新發展路徑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起步之年。選題數據顯示,有關出版單位積極追蹤各行各業把握育新機、開新局的主基調,集中策劃出版了一批解讀“十四五”規劃部署、記錄脫貧攻堅偉大創舉的精品佳作。 亮點7 “十四五”選題聚焦國家新發展格局 “十四五”選題聚焦“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戰略目標和任務部署,系統闡述“十四五”時期的改革方向、目標及原則,為今后5年的工作發展提供重要指引。中央黨校經濟學教研部組織編寫、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十四五”〈綱要〉新概念》梳理了100個新概念關鍵詞,如“十四五”、“三新”發展主線、統籌“兩個大局”、新“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國經濟發展韌性等;中宣部理論局編寫、學習出版社出版的《新征程面對面》以14個篇章回顧了我國“十三五”期間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取得的成就,解讀了“十四五”規劃及到2035年遠景目標規劃的謀篇布局。有關專業出版單位依據其領域現狀與形勢,對“十四五”時期的行業改革環境、發展前景和風險挑戰進行了深入分析,代表性選題如中國工人出版社的《中國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十四五”發展規劃》、中國電力出版社的《“十四五”電力科技重大技術方向研究報告》、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的《“十四五”時期我國財稅改革:挑戰與對策》等。 亮點8 描繪“脫貧攻堅”的中國樣本 一批選題緊扣小康進程中的關鍵節點、重要事件和重大成就,用生動事實證明、用群眾感受說話,梳理總結全國各地積極響應國家脫貧攻堅號召、實現共同富裕的實踐經驗。人民出版社的《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單行本收錄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读暯秸{研指導過的貧困村脫貧紀實》聚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思想,貫穿暖色調、突出幸福感,深入宣傳黨帶領人民脫貧攻堅的偉大成就。呼應上半年大火的電視劇《山海情》,寧夏人民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聯合推出的《詩在遠方——“閩寧經驗”紀事》作為圍繞國家中心工作策劃的一本主題出版圖書,以報告文學的方式全景再現了福建、寧夏對口扶貧協作,先富帶后富、東部扶西部,共同走上發展繁榮之路的生動故事。 亮點9 醫學科普進一步進入大眾視野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關注健康的風潮加速來襲。選題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690余種醫學科普作品應勢而生。這些選題著者一般為權威機構和專家,用語平實、版式活潑,融權威性、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和實用性于一體,使大眾讀者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接受健康知識,提高健康素養。如上??茖W技術出版社的《張文宏教授解讀新冠疫苗與疫情防控》、中國人口出版社的《新冠疫苗科普手冊(漫畫版)》《家庭西藥小貼士》、人民衛生出版社的《協和護士說——傳染性疾病防護》、解放軍總醫院主編的《降三高這樣吃》及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的《一分鐘急癥自救手冊》等。 文學藝術出版篇:書寫偉大人民 映射偉大時代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表達對當代中國和普通人命運的關切,成為新時代文藝創作的新特征。上半年數據顯示,在現實題材強勢回歸的背景下,文學藝術領域涌現出100余種抗疫文學、1000余種紅色文學以及360余種小康文學選題。這些作品充分把握時代脈搏、書寫時代風貌、記錄人民生活,彰顯出不同凡響的中國精神、中國風采和中國力量,體現了當代文藝創作者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扎根現實的創作精神。 亮點10 紅色文學喚起當代共鳴 2021年,恰逢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和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5周年,一批紅色經典和名家新作以講好黨史故事弘揚英烈精神?!缎腔鹆窃纷鳛榻夥跑姵霭嫔绲娜诿叫伦?,勾勒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軍隊進行武裝斗爭的波瀾壯闊的畫卷;魯迅文學獎得主、作家鐵流的最新長篇報告文學《靠山》講述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濃墨重彩地描摹了老百姓傾力支援革命的動人故事;中國言實出版社的長征題材歷史小說《雄關漫道》全景式地記敘了紅二、六軍團鮮為人知的戰斗歷程。北京聯合出版公司策劃的“百部紅色經典”系列叢書以文學的形式唱響禮贊新中國、奮斗新時代的昂揚旋律,包括《可愛的中國》《中國向何處去》《鐵道游擊隊》《風云初記》《紅日》《走向勝利》等。 亮點11 細膩筆觸記錄“小康印記” 在宣布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奮進之年,選題數據反映,出版界善以小切口忠實記錄決戰脫貧攻堅與決勝全面小康的歷史進程。作家出版社的《邵通——磅礴之路》聚焦“易地扶貧搬遷”,緊緊圍繞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書寫了昭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歷程和輝煌成就。百花文藝出版社的《江山如此多嬌》則通過作家歐陽黔森深入細致的田野調查,從不同角度講述了脫貧攻堅的貴州故事。長篇報告文學集《決戰西和——一個貧困縣的脫貧之路》將筆觸伸向基層廣大的扶貧干部和貧困群眾,通過講述“兩不愁三保障”的生動實踐,深刻揭示了“西和模式”的由來及其必然性。 亮點12 抗疫文學彰顯中國精神 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出版界、文學界扛起責任擔當,圍繞防疫抗疫主題,創作出一批致敬“逆行者”的報告文學、飽含深情的散文、熱情洋溢的詩歌、耐人尋味的小說以及暖心治愈的繪本等有溫度的文學作品。人民出版社的《為了不能忘卻的愛》直擊疫情危機中的“世態萬象”和“世道人心”,湖南電子音像出版社的《你的樣子——致敬奮力抗疫的每一個中國人》聚焦共產黨員沖鋒在前、廣大醫護工作者踴躍請戰、人民子弟兵“誓死”馳援、公安干警日夜堅守、愛心人士守望相助等事跡,中國婦女出版社的《致敬了不起的她——38位中國女性抗疫故事》講述了戰斗在抗疫一線的女性故事。這些選題圍繞生命意義、個體經驗、現實擔當等內容,或個性鮮明、動之以情,或慷慨激昂、雄壯有力,謳歌了奮戰在一線的“疫”線先鋒,凝聚了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精神力量。 〔本文數據來源:中央宣傳部出版物數據中心數據服務平臺(PDC)〕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21-07-16 |